
'); })();
反芻動物飼料精補料中應用中草藥和NSP酶提高屠宰率及改善牛羊肉品質技術
本項技術依據:“反芻動物NSP酶復合預混料的研究與推廣”項目和2015、2016年青海省農牧廳“全省牛羊規模養殖場標準化養殖技術示范和推廣”項目集成技術
在肉牛肉羊標準精補料中,添加適量的助消化和分解脂肪的中草藥,結合添加NSP酶(非淀粉多糖酶),可提高谷物飼料和飼草的轉化率,屠宰后胴體肉比未添加的增加一頭肉牛可增加10-15公斤,一只成年羊增加2-3公斤,同時腹脂油減少50%,總體上屠宰率提高3%-5%。由于NSP酶中的纖維素酶和β-葡聚糖酶增強了分解飼草料中粗纖維的能力,飼養的肉牛肉羊可和純放牧牛羊肉的草膘味相媲美。
應用范圍:舍飼飼養的肉牛、成年羊、羔羊。
市場前景:肉牛肉羊補飼精料中,應用中草藥和NSP酶等可提高飼草料轉化率,顯著改善牛羊肉品質,我國農業農村部已規定2020年7月1日起推廣無抗飼料,嚴禁在飼料中使用抗生素,本項技術完全符合農業農村部的要求。本項目技術通過實施青海省農業農村廳2015年,2016年全省牛羊規模化養殖場標準化養殖技術示范和推廣項目(由青海省畜牧總站和我公司聯合主持),示范場均應用我公司提供的肉牛肉羊標準精補料,經過了全省70余家規模養殖場的應用和檢驗,在提高屠宰率改善肉品質上受到用戶的肯定和歡迎。
我省牧區存欄母牦牛200余萬頭,由于放牧草場和草產量有限,加之冷季長、暖季短,單純依靠天然放牧,母牦牛生長繁殖所需的營養嚴重不足,因而繁殖成活率在45%-48%之間,母牦牛的生產能力的發揮受到營養供給的制約。放牧母牦牛妊娠期和哺乳期適量補飼標準母牦牛料150公斤后,繁殖成活率試驗戶首年提高到56.7%(對照戶為43.3%),試驗戶比對照戶提高13.3%,第二年試驗戶達到68.9%(對照戶46.4%),比對照戶提高22.5%,連續補飼第三年繁活率可達到75%。犢牛初生重試驗戶比對照戶平均增加了2.7kg/頭,擠奶量按100天計,每天擠一次,其余喂犢牛,試驗戶母牛比對照戶每天每頭可多擠0.5公斤牦牛奶。
應用范圍:全省各地放牧母牦牛。
市場前景:提高母畜繁殖成活率是畜牧業生產中的一項關鍵環節,近幾年牛肉價格穩定上升,且出現供不應求的狀況,因而育肥肉牦牛的規模逐年增大,但架子牛的來源緊缺,導致購牛的價格上升,養殖戶的成本增加,收益相對增加緩慢。
因而,在牧區大范圍推廣實施冬春季節母牦牛適量補飼,對增加架子牛的來源是一項關鍵措施,我省50%的放牧母牦牛上實施此項技術,以年提高繁活率20%計,可增加23萬余頭犢牛,并且相應增加牦牛奶產量。
此項成果技術實施中對母牦牛精補料配制的要求,經過飼喂試驗制定了母牦牛精補料標準,按照此標準,針對母牦牛生長生產的營養需求,運用營養調控措施,即達到提高飼料轉化率,又要很大限度地轉化天然牧草的利用率,同時增加了提高繁殖率和泌乳量的有關養分。
經濟效益分析:根據增加的犢牛產值和牦牛奶的產值,扣除投入的補飼料費用,投入產出比達到1:1.97。
青海河湟青牧飼料科技開發有限公司
0971-2436790
青海省湟源縣城關鎮北大路498號